近日,化学工程学院刘晨光教授团队在高活性过渡金属硫化物电催化制氧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其研究成果《基于泡沫镍基底原位电化学氧化合成NiSe@NiOOH核壳风信子状纳米结构作为高活性制氧催化剂》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表。
该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为化工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晓,董斌副教授和刘晨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红宝石9999hbs(华东)为第一署名单位。
电解水制氢制氧是太阳能光伏制氢的关键技术,是目前新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高活性、低成本制氧催化剂对于电解水技术工业化应用具有关键作用。过渡金属硫化物是目前最具潜力的一类高效制氢制氧催化剂,但是其纳米结构的控制和简便合成存在瓶颈,成为制约该类催化剂应用的主要因素。刘晨光、董斌为此设计了独特的基于泡沫镍基底NiSe纳米棒,结合原位电化学氧化的合成思路,李晓成功完成全部实验,获得新颖的、高活性的风信子状NiSe@NiOOH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剂,该催化剂独特的形貌和纳米结构可以充分暴露更多的催化活性位,同时提供更为优异的电子传输和结构稳定性。
研究成果获得该期刊匿名审稿专家肯定,认为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其设计思路和方法对于高性能、低成本过渡金属硫化物制氧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简便合成提供了有益参考。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由美国化学会于2009年创办,主要刊发化学、能源、催化、生物、物理以及交叉学科领域原创的、突出的研究成果,2015年影响因子7.145,是SCI一区TOP期刊,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
论文链接:http://pubsdc3.acs.org/articlesonrequest/AOR-WvSshBqBWUYtRDek6G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