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目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发布者:刘培勇发布时间:2017-04-12浏览次数:238

    4月8日,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苏远大副教授负责的“随钻声波测井技术及其在海上安全钻井与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获技术发明类二等奖,石油工程学院王志远教授负责的“海洋钻井井筒安全压力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获技术开发类二等奖。

  随钻测井可将“钻井沿途”的井下地质和工程参数实时传输至地面,已成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利器”。“随钻声波测井技术及其在海上安全钻井与油气勘探中的应用”项目发明了一种随钻声波隔声体、随钻声波发射换能器,研制了一种新型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研发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随钻声波测井软件平台。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8项;在GEOPHYSICS、GJI 等期刊发表论文40篇。项目成果应用于中海油服等企业,核心专利技术已转化应用到中石油测井等企业,与中海油服共建的“声学测井联合实验室”和“测井实验井群”已成为声学测井技术研发、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为解决海洋钻井过程中井筒压力精确控制这一国际难题,“海洋钻井井筒安全压力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项目发现了海洋深水钻井井筒中天然气水合物相变对环空多相流动的影响规律,发明了深水气井测试用水合物防治方法及装置,建立了考虑水合物相变的钻井水力参数和井控压井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钻井水力学设计系列软件。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9件,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学术论文87篇,其中SCI/EI检索36篇;出版专著2部。项目成果已在渤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等海上主力油气田及缅甸、刚果(布)、西非等多个海外区块得到应用推广。项目的实施减少了海洋钻井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钻井效率,平均缩短建井周期17.82%,保护了油气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领了我国海洋特别是深水钻井水力学设计和水合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海洋安全高效钻井技术水平。

  2011年经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批准,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首次在全国设立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该奖项是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每年奖励一次,每次奖项总数不超过30项,获奖项目代表了我国海洋科技的前沿和总体水平。2016年度共评选出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28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

  海洋油气是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具有优势,下一步将借助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推进海洋相关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推动国家海洋科技发展,实现“海洋强国梦”。中科院院士、校长郝芳曾指出,学校将通过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等开展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等方面合作,推进我校海洋相关学科建设,积极推进联合实验室建设,共同服务国家海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