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荣获第十一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发布者:孙伟发布时间:2023-05-25浏览次数:10

近日,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组织的第十一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发布。经逐级提名、评审和公示,全省共有100人获此殊荣。由我校科协推荐的符力耘、孙宝江,以及由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推荐的刘建林名列其中。

符力耘,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and Engineering副主编。长期从事理论地震学和勘探地震学研究。提出了采集成像分辨分析及目标导向采集新方法,形成“采集+处理+评价”一体化高精度成像理论与技术,改善了我国西部高陡构造和东部断块构造的地震成像精度,研发了“确定+统计”灰箱学习的压力反演新技术,初步建立了深层高温高压介质热弹与声弹非线性理论模型,支撑了深层异常温压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的发展。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孙宝江,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教育部“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钻井工程力学、流动调控技术领域的研究,建立了井筒多组分多相变井控理论模型,突破了“气-液”两相流井控理论的传统思维,提出了精确计算压力-早期识别气侵-即时处置风险的井控思想,研发了井筒环空压力自动控制的“动态压井钻进”井控技术与装备,解决了井涌被动处理导致井喷风险高的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

刘建林,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青岛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负责人。长期致力于进行科普创作、践行科普教学、开展科普服务,山东科技报曾以《刘建林:遨游在“微力无边”的世界》为题对其科普创作进行专题报道。长期从事石油工程力学和仿生力学研究,发表SCI文章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5部。获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杜庆华力学与工程奖、中国力学学会徐芝纶优秀教师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银奖、山东科普奖等荣誉。

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每3年开展一次,旨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入选者为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普及与推广、科技人才培养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